中国酒类科普知识竞赛,2021年红酒涨价怎么回事

对中国葡萄酒企业来说,2020年可能是近10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全球疫情蔓延中国酒类科普知识竞赛、市场消费乏力、受进口酒冲击叠加了重重困境的罕见危机突如其来。


国产葡萄酒已站上世界舞台。

2020年,全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5400.74万千升,同比下降2.21%。其中,葡萄酒产量41.33万千升,同比下降6.00%;葡萄酒累计进口量4.71亿升,同比下降28.8%;进口额28.3亿美元,同比下降19.9%。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葡萄酒进口量持续下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降幅度更是接近30%。

在葡萄酒行业整体“受寒”的情况下,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总经理朱力认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产区和政府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近期,烟台葡萄酒产区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相继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分别剑指500亿元和1000亿元市场规模;2020年,有着中国冰酒之乡之称的吉林通化发布了鼓励放大山葡萄优势的政策;河北省怀来县申请的怀来葡萄酒已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看来,中国葡萄酒的品质已得到极大提升。

据介绍,近几年,中国近2000款产品在国际各类葡萄酒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和2020年,根据葡萄酒中国鉴评体系对线上销售的近1500款葡萄酒产品进行的感官评价和检测,进入优良级产品的国产葡萄酒的比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的产品。

火兴三表示,通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国起泡酒、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冰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等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类型已经实现,可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要。

回顾2020年酒类消费市场,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庆璋表示,无论白酒市场还是葡萄酒市场都越来越向头部优质产品集中,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

葡萄酒行业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低谷?汪庆璋认为,酒类消费有市场周期性的变化。据介绍,改革开放初期,葡萄酒风靡全国,那时白酒销售困难,市场被葡萄酒挤压。

如今,蛰伏多年的白酒,特别是酱香型白酒销售火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饮食习惯有关,背后也有资本力量的推动。

“葡萄酒经销商对市场应该持乐观态度。市场的竞争有其特有的规律性,我们要遵循规律,寻找突破口。汪庆璋表示。

2021年开年,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山海情》结尾处,由黄轩饰演的县领导马得福向国内外嘉宾推介闽宁镇红酒。现实中,闽宁镇所在的贺兰山东麓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

《山海情》的火爆让人们对宁夏葡萄酒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是今年葡萄酒行业出圈的最好典范,其背后的品牌价值无法估量。朱力表示。

葡萄酒作为一种具备一定门槛、非必需品、文化属性浓厚的消费商品,树立具备“出圈”特质的概念和人物定会给整体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展望202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需要更多的推广助力。

疫情冲击下,国内食品市场的销售模式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多元化的模式发展迅猛,线上消费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选择。”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表示,葡萄酒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这些年轻的消费者喜欢通过网络来了解葡萄酒知识、葡萄酒产区的历史以及葡萄酒品牌文化。他们注重社交与体验,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热衷于短视频社交圈,喜欢个性创意产品,敢于尝试各种新奇产品,喜欢有情怀、有故事的品牌,何继红表示。

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了解年轻一代的特点和喜好,拥抱他们的价值理念,在消费领域进行针对性布局,对进一步激发葡萄酒行业消费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汪庆璋则认为,中国葡萄酒目前的推广营销仍显不足。全国各大酒厂把福建省作为酒类销售市场的必争高地,也把福建作为酒类销售的风向标,川酒、贵酒竞相发力。2020年除各大名酒厂以外,其他白酒厂在福建的推介活动不下上百场。据了解,这些厂商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汪庆璋说道。

与此相对,2020年葡萄酒厂商在福建市场的推介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所缩减。葡萄酒在福建省的销量也随之减少,市场份额被挤占。

“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中国葡萄酒发展的另一重要方向。火兴三表示,“中国葡萄酒行业需要聚力团结,统一思想,做好葡萄酒品类的推广和渗透。他说道当一个品类普及以后,伴随该品类的附加的文化元素自然普及了。

葡萄酒属于食品,他认为要紧紧围绕卫生、品质、便捷三点进行葡萄酒品类的普及,过度化的伺酒文化、餐酒搭配、端杯模式都是葡萄酒普及化中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