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特再到澳大利亚,国足连续遭受挫折,败北的消息似乎成为了国际足球舞台的常客。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结果,国足依然能够保持着500万的高年薪待遇。令人意外的是,竟有前国脚公开站出来“诉苦”,不再愿意看到年薪继续降低。
国足的现状引人唏嘘。自从2002年日韩世界杯后,国足似乎与世界杯的大门渐行渐远。如今,在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接连输给沙特和澳大利亚后,国足直接晋级世界杯的梦想已然破灭。若想继续参赛,必须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对阵印尼、巴林等队伍时取得全胜,并看其他小组队伍的脸色,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更令人担忧的是,教练伊万的战术安排也引发了争议。其坚持的“单后腰”战术不仅让国足更衣室与教练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有球员表示,即便知道战术安排,也不知道如何在球场上正确执行。这一战术被球迷讽刺为: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来,也无法拯救国足这“糟糕至极”的球技。
网络上对此事议论纷纷,不少人支持限薪令,认为应该继续降薪,甚至有激进的声音主张国足直接解散。然而,就在此时,前国脚徐亮站了出来。他曾在役时被誉为“中国贝克汉姆”,以其出色的任意球技术成为球队的核心。但因直率性格和不懂人情世故,他早早结束了职业生涯。如今,他却为国足发声,对“限薪令”表示不满。
徐亮认为,网友们应该理解国足的辛苦。他们不仅训练刻苦,还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足球是一项吃青春饭的职业,多数球员在30岁左右就要考虑退役。他拿日韩联赛球员的收入作比较,认为国足的收入已经远低于日韩球员。如果再继续降薪,国足与日韩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因此,他坚持认为球员拿高薪是合理的,不应再降薪。
徐亮的这番言论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觉得他站在球员的角度发声是情有可原的;也有人质疑他是否真正了解国足的现状和问题所在。而关于国足的年薪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年恒大等俱乐部效仿欧式足球经营模式,“烧钱”般地引进外援和本土高薪球员后虽带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和吸引力的比赛表现但是实际上成绩并没有取得显著的突破和长进成绩反而有所下滑因此中国足协出台了“限薪令”。
“限薪令”规定中超联赛外援的最高年薪和本土球员的年薪上限分别是300万欧元和500万元人民币虽然这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极高的薪资水平但是只有极少数如武磊、张琳芃等顶级球星才能达到这样的收入而许多其他球员的收入并不高他们主要依赖商业活动来维持生计而普通球员的年薪往往只有二三十万左右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普通白领相差无几甚至有些专家的观点指出这样的薪资水平与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的规律不符这不禁令人深思对于这些运动员而言年薪不仅仅是数字的体现更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那么他们究竟应该获得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中国足球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一时的急功近利能解决的过度追求高薪和关注其背后的市场效应并不能直接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和球队的整体实力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优秀的足球人才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市场发展环境以及如何让中国足球真正走向世界这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的努力而一味地降低球员的年薪标准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足球人才的流失和长远发展的受阻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大家觉得500万对于国足现在的实力来说究竟算不算低薪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